- 主旨
- 強化初中課程,為學生打好歷史基礎,以銜接高中課程。
- 提高學生學習中國語文的興趣,並使學生有繼續進修中國歷史的自學能力。
- 藉著本科部的教學,協助學生認識、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以維護國家文化安全。
- 藉著本科部的教學,培養學生品德,加強對社群的責任感和體認中華文化,培養對國家、民族的感情。
- 藉著本科部的教學,幫助學生積累文化知識,認識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認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立文化自信,培養對國家文化的保護意識和能力。
- 加強價值教育,配合及發揚保良精神。
- 學生學術成就
本科透過多元化的課堂研究及積極參與校外比賽,提升整體學科成績。例如共有30多名本校學生參加多個校外活動及比賽,參賽學生來自不同級長和班別,但他們均表現積極投入。部份成績簡列如下:- 由北京市旅遊發展委員會主辦的《旅遊知識王》進入決賽獲得賽事亞軍。
- 第一屆非華語學生中國歷史故事演繹比賽 學生1D UMAR LAAVANYA獲得賽事優異獎。
- 中國歷史校本閱讀計劃「2018/19年度中國歷史及中華文化校本閱讀計劃」 本校10名學生及3名老師獲嘉許。
- 全港中學「中史解碼」短片創作比賽,入選初中組比賽五強,並獲得賽事優異獎。
-
2020至2021年度第二十一屆基本法及一國兩制網上問答比賽獲得初級組個人季軍。
- 對中國文化及歷史的傳承
本校的中國歷史校隊聯同視覺藝術科校隊20多位同學,參與由嶺南大學香港與華南歷史研究部協辦賽馬會「傳.創」非遺教育計劃的紮作技藝項目,讓同學感受中國傳統文化認識紮作此中國保貴之非物質文化遺產。同學都積極參與活動,除了傳統的紮作技藝外,課程第六、七課由香港藝術中心派出藝術教育工作者任教,讓學生有機會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思維混合,發揮無限創之餘亦承傳了中國傳統文化。另一方面,中文科每年與其他科目合辦「同根同心」活動,帶領學生回到祖國,參觀具有中國傳統特色的建築,例如廣州城隍廟、西關大屋等,又參觀了廣州的西式建築如聖心大教堂,了解到當地歷史文化背景。本年度,我們又到了佛山,參觀了南風古灶及佛山祖廟,學習到佛山的嶺南文化。
北京旅遊發展局主辦遊知識王比賽及相關報
由北京市旅遊發展委員會主辦的《旅遊知識王》(北京站)決賽,已於在香港舉行,獎項由港澳地區八所中學展開爭奪,獲得冠、亞、季軍的香港中校依次序為佛教大雄中學、本校保良局唐乃勤初中書院及黃楚標中學。賽事獲得亞洲旅遊交流中心、港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支持,由亞太旅遊聯合電視台製作,更邀請著名電視綜藝節目製作人黎文卓出任總導演,以及邀請全國政協委員龔永德、香港足球總會副主席貝鈞奇、澳門廣告商會會長黃義滿、資深傳媒人兼協會榮譽會長龐日昌、影視製作人葉家寶、香港中華文化聯合會榮譽會長石中英等港澳知名人士出任節目顧問。
賽事邀請本港各界別知名代表人士為評委,當中包括政協委員、太平紳士、區議員、旅遊業精英、歌唱老師等,眾評委均認為,參賽學生對北京及祖國文化歷史的深厚底蘊,讚揚大會以「旅遊知識」為比賽主題,將有助青少年增強國家認同感。全個活動過程將剪輯成六集電視節目,每集約1小時,於北京、香港及澳門主流電視頻道播放。《旅遊知識王》過往成功舉辦三站,包括2015年(四川站)、2016 年(江西站)、2017 年(湖南站),共有50多家學校、逾千名學生參加,在內地及香港教育界、旅遊界引起廣泛關注。
著名電視綜藝節目製作人黎文卓(比賽節目總導演),向本校黃仲奇校長講解比賽宗旨及流程
比賽初賽在學校進行,當日比賽氣氛熱烈
旅學團到訪北京長城合照。
本校在比賽中獲得總亞軍
遊學團成為首批乘坐香港高鐵直通北京的港澳中學生
本校學生進行傳統紮作課程,由傳統紮作師父教授
課程後期由藝術教育工作者任教,發揮無限創意之餘亦承傳了中國傳統文化
學生到佛山,參觀南風古灶,認識祖國嶺南文化